疫情期间,哪些高科技手段让你印象深刻?
1、是健康码。这个在疫情后变得比付款码还重要的通行证,成了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方便查询个人防疫健康状态的健康码于2020年的2月后陆续上线,一般可以在微信或支付宝的小程序中打开。不同地区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例如北京的健康码小程序,叫健康宝。
2、当时全国很多地方对我们进行支援,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武汉驰援我们的P3移动实验室,外观就像一个半挂车,核酸检测能力非常可观。借助各地的帮助,也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域人口的核酸检测。当然,还有一些移动的CT实验室等,也为当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助力不小。大数据配合的流调工作。
3、特别是其中的奥密克戎BA.2变异株,被称为“隐形的奥密克戎”,它的隐蔽性、传播力特别强。据吉林省疾控中心通报,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比原始的BA.1变异株传染性增加了30%。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可在2-3天翻倍。病毒的来势凶猛,更让我们对漠视规则的人感到气愤。
4、疫情期间方舱医院有AI测温机器人、ANTIGERMS空气消毒净化设备,这些高科技能够助力抗疫,在方舱实现空气净化、切断病毒等等。此次应用在武汉市中心医院等抗议一线的空气消毒净化设备是由福田企业中行大记生产的,名叫ANTIGERMS空气消毒净化设备。
哪些科技防控疫情
科技防控疫情的方式包括:大数据追踪、人工智能诊断、疫苗研发和基因测序。大数据追踪 大数据技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收集和分析移动数据,能够追踪人们的行动轨迹,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隔离潜在的患者或密切接触者。
新博科技通过整合“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优势,加强各相关部门业务融合,提升疫情信息推送和重点人员管控效率,织密全市疫情防控网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疫情精准防控。
福建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大家都会选择一拥而上。因为不需要任何的设备,半个小时并能够检测出新冠病毒。活动推出之后,大部分的团队全部都投入了进去。谁都希望能够在30分钟内用肉眼观测到核酸检测的结果,那是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福建用这种方式助力疫情,可以说是得到网友称赞。
防疫新武器!Apollo无人车自动驾驶、消毒送餐样样硬核
1、月4日,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新石器的2台无人物流小车已发往武汉,准备投入防疫工作。2月6日Apollo生态合作伙伴新石器及智行者科技分别开发的无人物流车与无人清洁消毒车,已经抵达北京的隔离点,未来可用于隔离区内的独立清洁消毒及送餐服务。
2、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官方渠道获悉,百度“萝卜快跑”首批获准在京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示范应用,这是全球范围内全无人车队首次在首都城市落地,至此,萝卜快跑已在北京、武汉、重庆三个城市开启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3、纵观整场车展,将重点放在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三大件技术提升的车企已经不多了,声势与声量也远不及软件。5G加持,触手可及的L4自动驾驶,从简单的触摸式人机交互,发展到手势、视觉、听觉的智能交互,由软件提升带给消费者驾乘体验将是颠覆性的,变化之大不亚于智能手机的诞生。
4、易车讯 日前,文远知行正式获得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化道路测试许可。根据许可,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可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全域范围内进行“主驾无安全员、副驾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无人化公开道路测试,测试范围总共60平方公里。
5、顺利迈入全车无人载人应用的重要阶段。根据许可,小马智行可在北京亦庄经开区6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全车无人Robotaxi服务。市民可以通过PonyPilot+呼叫到一台真正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去往地铁口、重点商圈、市民公园、住宅小区等多个目的地。全无人Robotaxi无疑会给乘客带来与众不同的新体验。
6、Airflow Vision概念车设计图提前曝光 Airflow Vision概念车将是FCA在CES展上推出的另一款全新车型。 Airflow Vision是一种汽车设计理念,FCA表示,基于Airflow Vision将会在在考虑驾驶员及乘客怎样与技术互动的基础上,对下一代的交通方式和用户体验进行设计。 日前,FCA曝光了Airflow Vision概念车的一些设计图。
因疫情而出现的11个新发明,你都见过吗?
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用手触摸鼻子或眼睛。于是西雅图的Little Robot公司开发了一款触摸警告手环,它是利用内置的重力传感器监控手臂行为,当监测到手即将触碰到脸部时它就会发出警报。其实这个手环最初是为矫正咬手指的坏习惯开发的,没想到疫情的出现让它有了新的用途。
这些发明主要有:汽车、电风扇、电脑、台灯、飞机、、、可是这些发明个个都有自我的缺点。例如:汽车开起来的时候,车尾的那个排气管,排出了好多好多的黑烟,实在是太不环保了,不像自行车多环保呀,一点儿污染都没有。还有手机,虽然很方便,可是耗电量太大了,不一会儿,电池就没电了,也很浪费。
非典最早是于2002年11月16日在广东顺德爆发的。 而第一例有报告病例的患者是于2002年12月15日在河源市发现患病的黄杏初。2003年1月10日,黄杏初康复出院,后被认定为中国首例非典型肺炎报告病例。2002年12月底,广东民间出现了关于一种致命怪病的传言,甚至说出在一些医院有病人因此怪病而大批死亡。
14亿人的骄傲:中国抗疫十大黑科技
1、G短时大量的数据收发能力,也能与强大的本地AI性能相匹配,可以说5G是本次抗疫战争的科技中坚力量。
2、中国与新的病毒的斗争仍在继续,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建议使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加速病毒检测和诊断,新型疫苗药物的研发,预防和治疗并提高效率抗流行病。实际上,突如其来的爆发已成为各种黑技术的训练场。
3、中国为全世界赢得了抗击疫情的时间。中国一直都是人口大国,有着14亿人口。一旦疫情发生,影响力也将是巨大的。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不仅建立了中央一级的防控体系,而且有11名部级干部参与指挥和协调湖北、武汉的防疫工作。
4、黑科技二 :自带“体温计”疫情出门,大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被人拿“枪”指着头。这种测温的行为固然是出于安全起见,但是在人员接触中,终归有一定的风险,工作人员依旧可能在接触过程中有感染风险。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部分车企推出了“自带体温计”的车型。
本文来自作者[小庆生吖]投稿,不代表睿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sh-ruizhan.com/zheh/202504-137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睿展号的签约作者“小庆生吖”!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期间用了什么科技(疫情期间用了什么科技技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睿展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疫情期间,哪些高科技手段让你印象深刻? 1、是健康码。这个在疫情后变得比付款码还重要的通行证,成了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方便查询个...